【重磅】中國仲裁界提出二次創業新目標 年收案量從13余萬件到百萬件
發布時間:2016年10月26日 來源:仲裁百草園
中國仲裁界新的發展目標于今日確立:向年收案量100萬件的目標挺進。這一目標由國務院法制辦中國仲裁協會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盧云華于今日在重慶召開的2016年全國仲裁工作年會上提出。
2015年,全國244家仲裁委員會共受理案件136924件。從13余萬件到百萬件,這一目標的實現顯然并不容易。不過,結合中國仲裁業的高速發展史來看,似乎并不難。
據國務院法制辦政府法制協調司司長趙振華介紹,20年來,全國先后成立244家仲裁機構,年收案由仲裁法實施第二年100多家仲裁機構年受理案件1000余件,發展到2015年受理案件13.7萬件,是過去的130多倍,并連續20年保持了收案數量和標的額增長,年均增長率高達30%多。
仲裁“顯現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解決社會糾紛的強大功能,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社會認可”,趙振華說。
仲裁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了“積極作用”,已成社會共識。但對于仲裁界而言,這還遠遠不夠。早在仲裁法實施10周年之際,即2005年,國務院法制辦就提出仲裁業二次創業的目標是,努力把“積極作用”提升為“重要作用”。
如何理解“重要作用”?盧云華在今天的會議上解釋道:“從仲裁在社會糾紛解決的份額上來看,至少要'三分天下有其一'吧?!?nbsp;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5985件,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951.1萬件。顯然,仲裁目前在社會糾紛解決中所占據的份額,與“三分天下有其一”尚有不小的差距。
趙振華坦言,仲裁處理案件的種類和范圍仍主要集中于普通的商事案件,解決糾紛的方式、手段還比較單一,化解矛盾的能力明顯不足,仲裁解決糾紛、化解矛盾作用的發揮還遠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為此,國務院法制辦于2014年初提出了仲裁受理案件多樣化,糾紛處理多元化的發展思路(以下簡稱“兩化”)?!皟苫钡奶岢龊蛯嵺`,取得了初步成效。據趙振華介紹,絕大多數仲裁機構的受案數量有了較大增加,仲裁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他指出,“兩化”是我國仲裁事業今后發展的方向,是引領我國仲裁事業發展的總戰略,也是促進我國仲裁事業發展的總策略。
趙振華要求仲裁機構認真做好仲裁機構廉政建設的各項工作。